遲來的正義!判刑定讞後逃亡的前立委羅福助,十四年前和帳房林錦源以偽造的地主移轉土地同意書,成功憑基隆地院判決,把范双鳳名下的五十一筆七堵土地,移轉到人頭李英芳等四人名下,范女訴請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卻敗訴定讞。直至羅福助等人被判有罪確定後,全案才獲再審,高等法院判決四人需追返還土地。
羅福助八十四年指示林錦源,用四千萬元購買七堵瑪陵坑的一百筆土地,並先取得其中范双鳳名下的五十三筆土地所有權狀正本及范的印鑑、印鑑證明等相關過戶資料。但交付的三張支票中有兩張、共三千萬元跳票,羅和林卻不願歸還過戶文件,還冒用范名義,蓋她的印鑑偽造土地買賣契約書等文件,辦理過戶登記,被地政事務所兩度駁回。
羅、林進而拿著全新製作的抵押權轉讓同意書、抵押權移轉登記書、權益轉讓切結書等偽造文書,到基隆地院訴請所有權移轉登記獲得勝訴,將五十三筆土地移轉到不知情的李英芳名下,再分散到徐國彰、林張寶琴、李世明和李英芳等人頭名下。
羅福助因本件偽造文書案和炒股、逃稅案,年初被判決有期徒刑四年確定,潛逃出境後被通緝。范女在九十三年提出還地訴訟,但因更一審判決羅福助等人偽造文書部分無罪,致請求被駁回而確定,直到今年初最高法院維持更二審羅、林等人有罪判決確定,才重啟再審。
合議庭認為,李英芳四人無法證明名下共五十一筆土地的來源合法,認定土地是羅福助、林錦源偽造文書、欺騙法院巧取豪奪所得,判決他們要將五十一筆土地的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還給原地主范双鳳。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水分泌減少,提高蛀牙風險,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蕭凱鴻指出,部分口水減少的情況與自體免疫異常有關。
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蕭凱鴻指出,口乾症在早期時,病人會抱怨口腔味道異常、覺得火氣大、食不知味。隨著口水越來越少,吃白飯或乾燥的食物如饅頭、麵包時,一定要配白開水才吃得下去,患者常會蛀牙、舌苔紅,甚至兩側唾液腺的腫痛。
醫師建議飲食清淡,避免吃燥熱食物,嚼無糖口香糖,食用略帶酸性的水果或食物及檸檬水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同時注意口腔清潔,正確刷牙、使用牙線。除此之外,更要查出有無合併的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肝炎、或其他特定的病毒感染等等。也要回顧病患藥物的使用,像是抗過敏藥、利尿劑、止瀉藥、精神鎮靜藥、降血壓藥、抗憂鬱藥,都會引起異常乾燥。
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健保有給付增加口水分泌的藥物,需由免疫風濕科醫師事前提出申請。免疫調節劑可長期改善疾病本身在免疫系統方面的異常,但用藥的種類必須由醫師視疾病狀況而定。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療改革基金會於今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直指台灣植牙3大亂象,包括:「透過廣告包裝,不當招攬促銷」、「高額收據沒明細,價格約定沒憑據」和「手術同意書太陽春,評估計畫霧煞煞」。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強調,明明有法可管,但政府在哪?醫改會建議,應儘速推出「植牙定型化契約」保障民眾權益。
▲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指出,違法植牙廣告在路邊發放,還有包裝成面紙形式,已違反醫療法第86條禁止不當促銷招攬。(攝影/黃子倫)
因為植牙利潤豐、手術門檻不高,儼然是牙醫兵家必爭之地,更成為不肖牙醫師有利可圖的工具。劉淑瓊指出,醫改會對此特別成立專案小組,費時1年調查,透過喬裝成患者,以電話詢問與走訪植牙診所的方式,加上網路搜尋以及民眾爆料等,歸納出坊間植牙共有3大亂象。
亂象1:透過廣告包裝,不當招攬促銷
在缺乏牙醫醫療品質資訊的狀況下,除了靠口耳相傳打聽外,網路是許多人獲取資訊的第一個管道。但網路植牙訊息卻充斥著「立即植牙」、「多合一」等,極具宣傳效果的行銷手法,在診所無法積極證明是否屬實的情況下,民眾對風險當然一無所知,明顯已違反「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第6、7條規定。
劉淑瓊進一步指出,另外有診所打出「9折優惠」、「全台最低價」等招攬廣告,甚至還有公然在板橋府中站路邊發放植牙折價券,這些都已違反醫療法第86條禁止不當促銷招攬。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摘自《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暢銷修訂版)》,作者John Robbins,柿子文化出版】
假如有相當高比例的民眾開始明白今日農場動物所遭受的待遇,改變或許就會發生。不過另一方面,肉品、乳品和雞蛋產業卻試圖讓大家永遠相信神話──動物正過著完全心滿意足的生活,例如:普度雞肉公司(Perdue)不斷誇耀自己飼養的是「快樂的雞」,有時候在肉品包裝的裝飾圖片上,可以看到快樂的動物在田園詩一般的祥和環境中嬉戲;而三花公司(Carnation Company)在廣告中描繪的,一直都是「心滿意足的母牛」;蛋盒上常常印有快樂母雞的圖畫,這些母雞在面帶微笑的太陽的眷顧下翩翩起舞。
這一切是給大眾看的。然而,業界期刊中所展現的卻是不同的景象。
「我們真正努力在做的是改變動物的生活環境以使利潤最大化……把豬是動物這件事忘了吧。對待牠們時,必須就像對待工廠裡的機器一樣。」(《養豬場管理雜誌》Hog Farm Management)在英國,早在1960年代後半期,帷幕就開始升起,公眾意識也開始提升,當時露絲‧海瑞森(Ruth Harrison)的《動物機器》(Animal Machines)一書讓大眾對產業化農業有了初步的瞭解。這本書引起社會大眾極度關切,以致最後英國政府指派某個皇家委員會展開調查。海瑞森提醒說,在以圈養為手段的畜產業,「惟有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殘酷的行為才會『被承認』」。
在美國,大眾對現代肉品產業真實情況的瞭解,萌芽於1970年代後半期,當時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寫了《動物解放》這本帶來重大影響的書;之後在1980年,他又與吉姆‧梅森(Jim Mason)合作撰寫了《動物工廠》(Animal Factories)這本傑作。在1980年代的後半期,《新世紀飲食》使得這項議題受到許多人的關注,並促使美國文化對家畜所遭受的對待有更廣泛的認識。我注意到工廠化農場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寫道……
「過去數十年,美國境內作為肉品、乳品與雞蛋來源而飼養的動物,逐漸陷入比以往更悲慘的境況。只是,為了讓這些可憐的生物能在這種環境中繼續活著,業者必須使用甚至更多的化學藥品,而隨著時間流逝,荷爾蒙、殺蟲劑、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學製品和藥物,最後也都出現在動物的食物中。」(《新世紀飲食》)
你覺得畜牧業者面對這項指控會如何反駁?為了回應這項聲明,他們寫道:「若要討論類似的情況,我們可以說過去數十年,隨著人們將他們的家由鄉村(沒有自來水、管線系統、電力及室內廁所)搬到都市(有中央空調和暖氣系統、電話、電力、管線系統、自來水和室內廁所),人類逐漸陷入比以往更悲慘的境況。和過去相比,現在使用的化學藥品確實比較多,對人類和農場動物來說都是如此,但這不只是為了讓大家能繼續活下去,也是因為這些藥品有助於改善生活條件。」(美國國家畜牧者協會對《新世紀飲食》的回應)隨著愈來愈多人瞭解動物在工廠化農場裡的悲慘遭遇,對於這種情況,美國的肉品和乳品產業有時的回應是試圖否認有任何問題存在……
1980年代的時候,瑞典的兒童文學作家阿斯特麗‧林格倫(Astrid Lindgren)驚駭於被圈養的動物所遭受的待遇,因此發起了一項活動,最終使得瑞典立法嚴格限制圈養這種做法,並規定必須依照動物的天性來飼養動物。
1987年瑞典國會幾乎是毫無異議地通過這些法律,結果食因性疾病的發生率因此大幅降低,為促進民眾健康與動物福利帶來極大的好處。到了1995年,根據美國《肉與家禽》(Meat and Poultry)期刊的編輯所寫,美國每年都會有超過一百萬個沙門氏菌中毒的案例,但在瑞典這個數字卻降到只有800。
在1990年代,又有幾個歐洲國家立法禁止圈養豬隻,或是把家禽養在籠子裡。
同時,美國境內也有許多團體致力於讓更多人明白現代畜產養殖業的實際情形,並鼓勵更多人站出來要求情況必須有所改變,以減少動物的苦難。只不過企業團體卻常透過畜牧產業基金會發聲,每次都會跳出來提出異議。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手機製造商在消費者和監管單位施壓下,正減少使用在產品內的有毒物質。
位於密西根的生態學中心(Ecology Center)表示,研究過去5年上市的36款手機後發現,摩托羅拉(Motorola)的Citrus、蘋果(Apple)iPhone 4S和樂金(LG)的Remarq含有最少有毒物。
新釋出的iPhone 5排名第5,死對頭三星(Samsung)的Galaxy S III第9名,2007年上市的首支暢銷智慧型手機iPhone 2G使用的材質最毒。
生態學中心研究負責人吉爾哈特(Jeff Gearhart)接受法新社電話訪問時說:「結論是手機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充滿化學危害物,但情況已經改善很多了。」
中心的聲明解釋,每支研究測試過的電話都含有至少1種下列的危險化學物質-鉛、溴、氯、汞和鎘。(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潭大池自行車道 秋遊綠色稻海

差不多已經進入季秋時節,冷冷涼涼的晨昏,不得不讓人披件薄外套出門。短袖短褲的裝扮也接近尾聲,翻出抽屜裡放了半年多的長袖衣服,準備秋冬騎車時,讓身體溫暖一點。天氣冷涼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休耕稻田,散盡春水推平旱泥,灑下花籽等待花海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冬天。
其實我真的是迫不及待。二期稻作都還沒收割,就往田間野外去尋找花田蹤跡了。近來生活時間緊湊,無法把單車行程拉得過長,半日行程要到桃園龍潭休閒騎車,若騎著公路車狂飆,似乎也失去單車小旅行的原始意義。要奉行自己漸不開車的省錢原則,那搭乘客運稱得上是經濟實惠又方便。小折用攜車袋套起來,當行李放進國光號的行李箱,從板橋到桃園龍潭65元票價,比起開車來回再加上過路費,真是完美無缺的單車旅行方式。
龍潭有好幾條自行車道,龍潭大池自行車道最靠近市區,從大池邊的小巷子出發,沿著上游支流的田間小路及單車木棧道,可說是覽盡田園風光。一大片安靜的綠色田野,可以放肆呼吸,盡情踩踏。每次來,都像是走進恬靜的國度,看著小路在田疇沃野的平面上縱橫交錯,一個轉彎、一次停駐,都會任君滿意。秋末來並沒有什麼炫彩的花田,一方方秋綠的水稻田,快要結穗了,濃濃的綠葉在秋風中起伏,一波波綠浪揚起浪潮的聲音,拍打著我剛剛走過的足跡。
龍潭大池自行車道大約3.5公里長,大多為水田風光,入冬二期稻作收割後,接著灑下綠肥,等侍花開。沿途並沒有太多人車,星期六日也充滿安靜而悠遠的氛圍。我在一片靜得令人平淡空白的綠海中航行,心清徹、意明晰了。遇見在地的大哥,我便四處打問。聽起來略帶客家口音:「過年前一個月吧!是花田最好看的時候。到時候,記得來看花哦!」我記住了,就是十二月到明年一月左右,是這條自行車道最美麗的日子。
這次我走得特別慢,短短的三公里左右,一個小時匆匆而過。別看這民國九十三年完工的自行車道又短又簡單,沿途遇見幾處歷史景點,圓潭、石拱橋,還有一處我特別喜歡的六分陂聚落。一彎平靜的池水,映著往水面傾倒的老樹,走進六分陂鄉間,別有況味。我每次騎行至此,總是會停下單車,讓風掠過我滿心的懷想。
秋天,紅花野牽牛和細葉水丁香涼風中綻放,稍等農忙後的花田,現在就可以停下腳步,慢慢的蹲下來,用期待的心情,拾起一份田間野地自然的美麗!
自行車小旅行路線:
|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加公民宣誓後的五天,我們去城裡的加拿大護照辦事處申請護照(九月十日),
在那之前,我們先去拍照,美加地區很多身份證明上的照片,像是駕照、簽證和護照。。。
都有明文規定,申請者所附上的照片是不得有笑意的,
這樣的強人之難,真是難倒了我們這種見到鏡頭就有反射動作要嬌笑的人了。
本來預計是要十四天後才能收到,但結果是比預期的日數少了四天就收到了(九月二十日)。
原本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是想要自己再跑一趟辦事處拿護照的,
但收件小姐告訴我們親自取件的話,「每本護照要多收十元」。
(一本十元,三本就三十元囉!我說的是加幣而不是台幣唷!你別忘了乘上三十)
有沒有搞錯呀?自己去拿還要加錢,而且費用還不低,那就讓他們寄來好了,
我們省了一趟路和城裡動輒一個小時要五塊錢(也就是台幣一佰五十塊)的路邊停車費。
後來,護照是用掛號寄來的,三本加拿大護照終於到手了,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的美食,有時就像兩年前那段美好的日子一樣,讓人永遠無法忘懷記憶深刻。
從台北搬到基隆十年,一直覺得基隆的餐廳美食,很多都還不錯,
但是在精緻度上還是輸台北。那天隨朋友去一家餐廳用餐,
那餐廳讓我有種驚訝感,原來基隆已經有不輸台北享受精緻美食用餐的場所。

經過前年起,一年半的事業大波折後,今年總算有穩住陣腳的跡象,
但是要重返往日的日子還有段路要走。今年事業重心從外地拉回基隆與台北,
因為一個人帶兩個小孩,雖說有與父母同住,但是很多事還是要自己來處理。
以前接送小孩上下學都不用我負責,但現在都是我在做了,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電影娛樂網)
資料來源:(彌勒熊電影網)
※11/24 第49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將由 複審+決審 評審團 共同選出。
【初審】(5位)
◎但唐謨(台)
影評人。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1980年代期間曾參與多項劇場及短片的製作、演出。自2002年起擔任另類文化刊物《破週報》之影評專欄撰稿,並在各其他報章雜誌撰寫各類書評、藝評,並從事翻譯工作。曾任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評審。
◎李泳泉(台)
電影學者。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曾任金馬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節評審。現任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專任講師,兼及理論與實務。著有《台灣電影閱覽》一書,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梁良(台)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5「繁衍、祈福與保護:亞洲的背兒帶文化」學術研討會 歡迎報名參加!
回顧人類史前文化史, 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強調母子親情與子宮意象的相關考古遺留。 以嬰幼兒「甕棺葬」出土現象為例,可以發現「甕棺葬」 是體現當時人們對小孩子的體貼和愛護, 並藉以防止野獸對小孩子屍體傷害的心懷意念與具體作法。因此, 部分研究者認「甕棺」是死者實現轉生前所居的模擬「子宮」, 用「甕棺』埋葬這些夭折的嬰幼兒,隱含著為人父母者 了加速夭折嬰幼兒二次轉生的強烈意念,死亡是另一次再生的開始, 這是史前人類在埋葬習俗上表達人間母愛的一種文化機制。
時至今日,在世界各地,從極北的西伯利亞到澳洲, 從臺灣到紐西蘭,人們使用不同方式來背負或攜帶嬰兒與幼兒。 在功能上,背兒帶解放了照顧者的雙手, 使其可以兼顧日常工作與幼兒照料的需求。同時, 背負也為孩子提供安全感,增進親子間的親密。 透過對世界上不同地區背兒方式的認識與理解, 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不同文化中的兒童養育方式、宗教信仰、 社會結構與傳統工藝等面向。
本次研討會試圖從研究者已累積的長期田野工作經驗或博物館藏品研 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藉由背兒帶這件器物為研究的切入點, 以此形成新的問題意識。以東亞與東南亞為研究區域, 從比較性的視野與觀點探討各地背兒帶文化之豐富、 多樣且複雜的面貌, 期能藉此理解與呈現各個社會文化的殊異性與普同性。
2012亞洲背兒帶學術研討會-報名簡章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