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芋頭又鬆又甜最是美味,中餐廳老闆林宇良和日式餐廳板前長黃鈺淇,以台灣常見的檳榔芋示範8款中、日風味的芋頭料理。食芋之秋、食芋知秋,快上市場買幾顆芋頭回家料理一番吧!
報導╱邱俊智、羅惠鈴 攝影╱李芃葳、高凱新

【中式做法】
【紫金芋球】
材料:
芋泥150克、奶油20克、糖粉25克、地瓜泥500克,地瓜粉、鹹鴨蛋碎各50克、麵粉少許
準備:
芋泥加奶油、糖拌勻。地瓜泥加地瓜粉、鹹鴨蛋碎拌勻。

1包製
芋泥搓成直徑約10元大小的球狀,以地瓜泥包起搓成圓球,外表裹一層薄麵粉。

2油炸
做法1放入油鍋,以160℃油溫炸到丸子浮起,再轉大火炸8~10秒後起鍋。

【蒸芋泥】
材料:
芋泥150克、牛奶150ml,融化奶油、糖各25克,蛋1顆、果乾適量

1混合
將芋泥加牛奶、融化奶油、糖、蛋攪拌均勻。

2入模
碗中鋪保鮮膜,放果乾、做法1至8分滿,蒸20分鐘放涼扣出。

【香芋濃湯】
材料:
芋泥150克,洋蔥末、培根碎、奶油各15克、高湯800ml、太白粉水1大匙,芹菜珠、鹽各少許

1炒香
以奶油充分炒香洋蔥末、培根碎。

2勾芡
下高湯、芋泥、鹽,煮滾後以太白粉水勾芡,灑芹菜珠。

【乾煸芋條】
材料:
芋頭1顆、絞肉20克,冬菜、開陽各10克,薑、蒜、辣椒末、蔥花、辣醬油、胡椒粉、鹽各少許 準備 芋頭去皮切條,以小火炸1分鐘,再轉大火炸30秒撈出。

1爆香
冬菜、開陽切碎,下鍋與絞肉、薑、蒜、辣椒末炒到香氣散出。

2混炒
加入炸芋條翻炒,以辣醬油、胡椒、鹽調味,起鍋前灑蔥花。

(黃鈺淇示範)
【日式做法】
【芋香鮮蝦揚】
材料:
芋頭、麵粉各20克,明蝦2隻、蘆筍2支、生腐皮2片、蟹味棒2條、鮮奶油5ml、蛋黃1顆、水20ml,生菜、鹽、番茄醬各適量
準備:
芋頭蒸熟加鮮奶油、鹽搗成芋泥。明蝦去頭、去殼。麵粉、蛋黃、水混合成麵糊。

1包捲
取1片腐皮包入明蝦、芋泥、蘆筍、蟹味棒捲成筒狀,以麵糊封口,總共做2卷。

2油炸
做法1表面裹滿麵糊,炸至表皮酥脆,以生菜裝飾,搭配番茄醬品嘗。

【芋頭鴨胸治布煮】
材料:
芋頭片、鴨胸肉片各150克,大白菜1/4顆、蔥1根、雞高湯250ml,醬油、味醂各50ml,太白粉、鴻喜菇各適量
準備:
鴨胸片沾太白粉備用。

1涮肉
大白菜、蔥、雞高湯、醬油、味醂煮滾,放鴨胸片涮熟。

2鋪排
鴨胸與芋片放在砂鍋內,淋做法1的湯汁,鋪鴻喜菇煮熟。

【芋香吟釀燉豬肉】
材料:
芋頭150克、去皮五花肉300克、蒜仁30克、糖10克,醬油、米酒各100ml,味醂50ml、鮮奶油10ml
準備:
芋頭、五花肉切塊。芋頭、蒜炸至金黃色。

1乾煎
五花肉入乾鍋煎至表面微焦,並散出香氣。

2燉煮
加芋頭及剩餘材料煮10分鐘,最後加鮮奶油再煮3分鐘。

【唐辛芋絲烏魚子】
材料:
芋頭200克、烏魚子50克,蒜末、辣椒末、蒜酥、蒜苗末、七味粉、鹽各10克,白胡椒5克、紫蘇葉絲適量

1油炸
芋頭刨絲以小火炸至脫水,烏魚子切成0.3公分厚條狀,以大火炸至外表變色。

2拌炒
爆香蒜、辣椒、蒜酥、蒜苗,加芋絲、烏魚子拌炒,以七味粉、鹽、胡椒調味後拌入紫蘇葉。

【美味料理手】
【中火慢炸 手感變輕時起鍋】
芋頭的外皮較厚,用刨刀去皮頗費力,林宇良提醒:「用菜刀削皮要刀口朝外,不要向著自己會比較安全。」若想讓芋泥口感變得柔滑,傳統是加豬油,建議以奶油取代,不但較容易購買,香氣也很不錯。至於油炸芋頭的火候,建議以中火慢炸以免外焦內生,他說:「用鍋鏟推動鍋中的芋頭,感覺手感變輕時,表示水分減少,也差不多是可以起鍋的時候了。」

【炸過更香 久煮不易化】
芋頭盛產期該如何挑選芋頭,日本料理板前長黃鈺淇建議,選擇外表沾附些許泥土與濕稠感的芋頭較新鮮,約巴掌大小的個頭則是甜度較高。他還說:「芋頭炸過再燉煮,香氣會更濃郁,也較耐久煮,不易糊化,可保有香鬆口感。」
協助拍攝╱台北湘民小館(02)2577-5886 台中醇燒(04)2259-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