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症發作????

郝北北??????

台北超越台北???

自當量力  當所當為 有所不為.........

既使想要超越 但也不能僭越

「有所為」才能「擙力為」......

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天宣布援助屏東受災四鄉鎮發放救助金,昨天又致電給台東縣長黃健庭,將比照屏東縣模式,提供台東大武、綠島兩鄉鎮受災戶,每戶三千元到五千元的救助金。

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指出,大武、綠島兩鄉鎮災情嚴重,許多屋頂被強風吹走,許多家庭急需外界援助。市府將依過去援助方式,視每戶受災情況,提供三千元至五千元救助金。

「謝謝台北市幫助台東。」台東縣長黃健庭昨天說,目前台東縣內的災害補助,農業損害依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查報,中央災害補助則須先認定災區範圍。

台東社會處長辛進祥表示,台北市救助金原則提供災情嚴重的大武、綠島兩鄉為主;但天秤颱風可能出現「回馬槍」,災情可能擴大,俟颱風完全脫離後,再合併統計災情,將複查情況告訴台北市。

北市府援助其他縣市,被部分人士解讀為「花錢收買人心」及為二○一六總統大選暖身。張其強表示,北市府援助外縣市並非第一次;二○○九年的八八風災,北市曾提供受創嚴重的屏東縣林邊鄉每戶五千元的急難救助金,當時受惠住戶六千戶,金額達三千萬。

去年南瑪都颱風,北市提供屏東縣恆春、車城、滿州、牡丹四鄉鎮每戶五千元救助金,有四百四十五戶受惠。

不久前的蘇拉颱風,北市提供花蓮秀林鄉、宜蘭南澳與大同鄉受災戶,每戶三千元的援助,總共約兩百戶受惠。除這三次金額較高的援助外,還有其他金額較小的援助。

昨天郝龍斌臉書粉絲專頁出現兩極化留言,有網友留言「不要拿市民的錢當凱子,請你下令台北市政府的員工都要捐一個月薪水,不要拿市民的錢鋪你的政治路」、也有網友留言「市長您最近動作超多,拿台北的錢去屏東,真的很想選總統喔?」。

但也有網友留言「人溺己溺,好事幹嘛過多解讀」、「台北市愛心專戶救助災民,反對者寧願受災戶受害也不補助?」

張其強表示,市府提供外縣市受災戶救助金,經費皆來自「台北市重大災害民間捐款專戶」。

郝龍斌任內成立管理委員會,集結台北市民「非指定用途」的捐款和賑災捐款專戶的剩餘款項,轉作為天然災害預防經費,專門用於災民救助、災後復原重建等。目前約有六千多萬元。

【2012/08/27 聯合報】

台北市長郝龍斌前天宣布支援屏東縣天秤颱風四受災鄉鎮的受災戶,發放每戶三千至五千元救助金。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說,新北市已連繫相關南部各縣市,可提供消防及環保人力、機具,協助救災,但沒有提供外縣市救助金的機制。

莫拉克災後,前台北縣政府成立莫拉克捐款專戶,目前專戶還有一千八百多萬元。社會局長李麗圳說,專戶要執行到明年才能結案,且無法挪為他用。

李麗圳說,雙北市雖都有「社會救濟會報專戶」,但只能用於市民急難救助等。不過北市另有「重大災害捐款委員會」可執行外縣市受災戶救助,新北市無此委員會,除非像莫拉克風災另報內政部設救助專戶進行募款,才能發放慰助金給外縣市受災戶。

郝龍斌前天宣布金援屏東後,新北市消防、環保等單位陸續連絡屏東縣消防局、環保局是否須要人力、機具支援,都被以正進行天秤重新登陸防颱準備、「暫無需求」婉拒。

朱立倫昨天被媒體追問新北市是否比照北市協助南部受災縣市,他說,每個縣市間互相幫忙是應該的,若需消防救災單位協助,新北市必然會支援,且已主動連繫南部縣市,只要他們有需要,新北市就提供消防環保人力及機具。

朱立倫說,從過去八八水災到之前颱風,各縣市彼此互助本來就存在,只是各縣市作法不同。新北市向來都是支援消防及環保人力、機具,希望大家以正面角度看待救災問題。

莫拉克災後,前台北縣政府成立莫拉克捐款專戶,募得一億六千多萬元,用於災後重建經費及發放佳冬、大樹及來義三鄉近五千戶受災戶、每戶三千至五千元慰助金,共兩千兩百多萬元。

【2012/08/27 聯合報】

 

「安心內閣」不安定。數名閣員日前在行政院會討論下年度總預算時,當著行政院長陳冲的面爭執預算,與劉兆玄、吳敦義內閣時期,閣揆與閣員討論總預算案相敬如賓、行禮如儀差很大。

上周四行政院會討論總預算案,包括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客委會主委黃玉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兼福建省政府主席的金門籍政務委員薛承泰,都發言不滿預算編列。

據透露,薛承泰為福建省預算被砍四千多萬元率先發難,表示將影響金馬地區建設。今年總統大選,在客家縣市交出漂亮成績單的黃玉振,為被減列五億元的預算發言,請政府重視客家族群;他並說,之前溝通無效、總統及院長似乎並未獲得正確訊息,只好在院會這最後的機會做「最後的呼籲」。

接著,賴幸媛也為陸委會預算被刪一億多元,力陳恐將影響一些對大陸的宣傳、經常性工作。

最後一棒尹啟銘砲火最猛烈,除不滿下年度國發基金須減資繳庫十一億元,還指如果早做溝通,「今天就不會有那麼多部會有委屈了」,他還要求將發言列入院會紀錄。

一位政院資深官員說,劉兆玄、吳敦義當閣揆時,「就是行禮如儀」,從未見過總預算案送院會時還擺不平的情況,「早該在會前會就溝通好了」;劉兆玄內閣時期,都是先由政委或相關部會首長主持協調,整合各部會意見,送到院會討論時,該溝通都溝通好了。

行政院秘書長陳士魁表示,總預算案在院會討論時起爭執,主要原因是有些部會首長對於「會前會」的結論有不同認知,目前已經釐清。

一位官員透露,幾次總預算「會前會」,似乎並未達成事先溝通、協調的目的;石素梅已請各部會主計主管轉知首長,關於各部會預算編列結果,「甚至有首長都批『閱』了」,卻又在院會開砲,有點說不過去。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說,下年度總預算案因少了拉法葉艦案兩百餘億元賠償等收入,困難度異於往年;院會討論時雖然有些部會首長語氣較強烈,但畢竟都是為國務、為爭預算,陳冲已指示陳士魁、主計長石素梅等再作溝通及細部微調。

【2012/08/27 聯合報】

閣員在行政院會為預算爭執,雖然政院指是單一事件、不能以此就斷定陳冲「罩不住閣員」,但套句某部會首長的話:「四名部會首長會破例發言,就是個警訊」,何況導火線仍是馬政府老問題:溝通。

政府編列總預算工作雖繁重,卻也因有例可循,只要掌握幾個施政方針與編列原則,經歷五至八月的幾次會前會多半可順利完成,真正的困難絕非在政院、而在審查的立院;資深官員表示,不要說是部會首長級的會前會,有時甚至僅靠主計相關人員的會前會就可搞定。

不過陳冲任閣揆後第一次編總預算,竟差點搞成「閣員聯手造反」,不論事出於會前會搞不定,或是官員間的「傳話」有誤差,都顯示了陳內閣要搞好全面溝通,只怕得先搞好內閣溝通。

一名資深官員觀察,馬政府迄今三任閣揆,劉兆玄與閣員間的溝通最通暢;吳敦義則有果斷、自信優勢,搭配老練秘書長林中森的穿梭協調,也有獨到處。陳冲謙和,與多數閣員相處僅止於公務,又不具吳的優勢,難怪閣員敢在院會上放砲。

不過三個月前,陳內閣宣布進入「全面溝通時代」。諷刺的是,總預算案爭執赤裸呈現的並非官民有代溝,而是官與官之間竟有鴻溝。各部會預算爭執解決容易,但埋藏其中的問題,絕不能等閒以對。

【2012/08/27 聯合報】

借子彈?!再被倒打一砲???

聲援救濟 那些假鬼假怪 裝瘋賣傻的傢伙

好傻 好天真.........

本文出自 健康醫藥 – 遠離慢性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fish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